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候选人王长庆事迹
“党史学习教育,是我一生的课题”

——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王长庆事迹材料

王长庆,1994年出生于安徽阜阳,厦门大学建筑系文化遗产与城市建设专业2017级直博生。福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曾任厦门大学扬才先锋党支部首任书记、首期“扬才计划”学生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班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百年党史是涵养青年学子家国情怀的大课堂。作为厦门大学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杰出代表,王长庆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终身课题”,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他和同学们一起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以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身影先后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文化十分”以及新华网、光明日报、学习强国、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画面上。厦门大学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建校100年来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四种精神。2021年4月6日,王长庆作为“四种精神”的讲述人之一登上了厦门大学庆祝建校100周年文艺晚会的舞台,他说,“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就应当让自己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冲锋在前,敢为人先!”

学党史,一颗红心披荆斩棘

王长庆成长在淮河之滨,距离“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不远。王家坝曾多次开闸蓄洪,以王家坝人的无私牺牲和奉献,换来了整个淮河流域的安澜。王长庆的家就在蓄洪区,“舍小家、为大家,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王家坝精神早早将一颗坚韧不拔的种子埋在了他的心中。这,可能是王长庆学党史的第一课。

王长庆家境并不富裕,还曾因为身患严重的先天性疾病险些夭折,一直到今天仍然需要努力克服早年手术留下的后遗症。从小到大,社会各界给予他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始终心怀感恩,课本上的党史故事也让他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2012年考入厦门大学建筑系本科之后,他很快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能够早日回馈社会,传递爱心,报效祖国。

从那以后,他开始大量阅读党史文献著作,《共产党宣言》《矛盾论》《实践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许多书籍他都曾反复阅读、勾画,党史中的精神力量更是成为了他不竭的动力源泉。最终,王长庆本科五年综合成绩位列专业第一,入选“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大学生奖励计划”,荣获国家奖学金、厦门大学“文庆”奖学金、全国高等建筑院校教案与教学成果评选优秀作业奖、全国中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大赛专项一等奖,被授予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讲党史,一腔热血星火燎原

2018年,王长庆被学院委派担任2016、2017级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很快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创新的工作方法赢得了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3年来,他在支部以党史为主题连续20多次讲授微党课,并且以“党史学习1+1”的方式,邀请支部成员也上台分享与党史相关的见闻和学习心得。

2019年暑假,王长庆奔赴河南新乡参加了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的全国高校青年党员骨干培训示范班。之后,他又当选为厦门大学首期“扬才计划”学生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班长,带领来自全校各个学院的优秀党员前往闽西赣南进行党史研学和党务培训,不仅把党课讲到了“苏区”,还让更多党员掌握了讲党史的重要技能。

2019年12月,他和“扬才班”同学们一起,以罗扬才、白雪娇、高捷成等党史中出现过的厦大革命先辈为主题,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微党课“扬才开讲了”报告会,将英雄烈士的感人事迹与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联系起来,600多名学生、老师到场聆听。之后,他们继续开展跨校区、跨学院党史宣讲,累计辐射校内外学生2000多人。

2020年7月,王长庆组织首期、二期“扬才班”在厦大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3000吨级科考船“嘉庚号”上开展党史学习活动,吸引了全校700余名党员线上参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王长庆作为主讲人先后参与了厦门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闽江学院等高校共同开展的多场党史学习和工作交流会,以及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牵头,厦门大学、莆田市、龙岩市以视频连线方式共同举办的“囊萤星火 扬才先锋”校地联动党史学习教育,还参与了教育部“庆祝建党百年全国高校示范微党课”和央视新闻“正直播”的拍摄和制作。

悟党史,一往无前真抓实干

读博以来,王长庆不断将党史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比如2019年完成的古田山庄二期项目。古田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古田山庄作为古田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的配套设施,是一项重要工程。在学院三位老师的指导下,王长庆结合古田会议相关党史,将一座沟通南北的“红军桥”置入建筑群落,寓意“从胜利走向胜利”。因为深知当年红军的困难与不易,他放弃了屋顶更加现代的钢构设计,改为深色铺瓦。不仅与古田会议会址的风格更加协调,而且大大节约了建筑造价。目前,工程已接近竣工。王长庆将红色基因融入专业实践、让思想力量焕发青春活力的事迹也于2021年1月获得光明日报专稿报道。

在“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他利用专业特长,带着学弟学妹一起,为学校公寓办、派出所等多个部门和单位绘制设计图二十余套;并先后作为会务组主要成员,协助学校、学院举办了1场国际级、3场国家级学术论坛,用实际行动做到“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心怀祖国,他先后发表了多篇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国家政策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累计参与十余项工程设计实践,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建筑创作奖,并且作为学术骨干参与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导师评价他:“温润如水,坚韧如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在医护人员的感召下,他毅然加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队伍,去世后将无偿捐献人体器官、组织、遗体和眼角膜。为了支持闽宁协作和脱贫攻坚,他捐出1200元和数套科普书籍,对口帮助了宁夏海原县关桥中学的2个孩子,并收到了孩子们的感谢信。前不久河南、湖北先后遭遇暴雨,他再次捐出1200元,奉献爱心。截至目前,他已为多个公益组织以及退伍老兵、大病患者、危重症儿童等弱势群体累计捐赠款项8000余元,并且还在争取机会努力帮助更多人。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来不只是一句口号,而应当是我们贯穿一生的课题”。未来,王长庆希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老师,将党史融入学术,将思政融入教学,用行动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用实干弘扬新时代党员风采,为立德树人、科研报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