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候选人阿卜拉江事迹
强国有我,边疆力量

——东北师范大学阿卜拉江·阿卜拉江申报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事迹材料

阿卜拉江,男,维吾尔族,中共党员,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他出生在祖国最西部的新疆南疆的一个小村庄,家里一共五口人,他是家中长子,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尤其是2002年阿卜拉江的父亲突然被确诊为甲肝乙肝,对本来就很穷的家庭带来了灾难性的困难。那些日子,他的父亲卧病在床,母亲在家照顾三个孩子,靠党和政府的补贴维持生活。这些苦难的经历成为了他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也坚定了他用大爱师魂、红色军魂服务国家需要的人生选择。

师者情怀:以德修己,坚定从教目标,全面发展自我

2009年,阿卜拉江以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上了县城里的重点中学——疏勒县八一中学,也是整个村里第一个考上该校的学生。201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党中央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而办的内地新疆高中班——浙江省海宁市第一中学,继续完成中学学业。从小在党和政府的关照之下成长进步的他,有了“未来一定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让更多的南疆孩子走出家乡看看世界,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人生目标,“三尺讲台,教师梦”成了他唯一追求的理想。2016年高考填报志愿,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的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公费师范)专业。

大学期间,阿卜拉江在学校“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注重自己的全面发展,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始终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锻炼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在各方面应有的综合能力素质。在校期间,分别获得了“少数民族齐飞奖学金”、“国防奖学金”;担任学院少数民族社团宣传部副部长,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为拉近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间的距离贡献力量。

家国情怀:携笔从戎,奔向祖国的边境线,战时火线入党

2018年9月份,来自边疆的阿卜拉江,怀着一腔热血,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参军入伍,来到了西藏阿里军分区班公湖某边防连,选择这片高原,是既需要理想、更需要勇气的。2020年上半年,印军在班公湖等边境地区蠢蠢欲动,边境局势陡然升温,在特殊时期,作为大学生士兵的他主动报名参加“敢死队”,因为他知道“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义无反顾、冲锋向前”,就这样他怀着“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理想信念,以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多次与印军进行血肉斗争,由于表现突出,他有幸获得了全团仅有五个的火线入党名额,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阿卜拉江和家人说“我觉得在战场上火线入党,是部队对我战场表现的肯定和对党的信任,更是我一辈子的荣誉”。

在两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参加上百次的边防巡逻、几十次边防斗争、两次重大军事行动,曾经获得“优秀义务兵嘉奖”,被评为“四有军人”荣誉称号。回想部队的这整整两年,他觉得他所吃的苦和受的累都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因为他始终铭记“铁拳尖兵忠诚守防、祖国山河寸土不让”的实验,始终坚信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是作为中国青年的他应该担起的时代责任,也是他值得一生铭记的荣耀。

社会情怀:回报社会,办免费的补习班、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阿卜拉江特别喜欢一句话:“我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从选择当老师的那天起,他就希望自己能在祖国更需要他的地方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走出村子的他并没有忘记帮助他的人们,在寒暑假期间,他在村子里跟弟弟一起合作,为村里的学生们创办免费的假期课堂,帮助家乡的孩子们学习国语,得到了村委会与所有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成为了老乡们口中的“阿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微薄力量。2021年寒假期间,他回到家乡后,第一时间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主动请缨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参加了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帮助村里的医护人员进行消毒、宣传防疫知识等工作。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得其大者兼其小”,青年人要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他愿做一个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的东师人,只要是对国家和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再苦再累他都心甘情愿,他所追求的,从来都不是个人的成功,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