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候选人张宏睿事迹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年度人物候选人张宏睿事迹材料

张宏睿,男,汉族,中共党员。现就读于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15级地质学(基地班)本科生,现任团支部书记,已报送至本校继续攻读。自入校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以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将其主要事迹材料列举如下:

筑牢基础,持之以恒,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在读本科生,张宏睿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遇到难题善于钻研,经常与同学一起探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本科阶段加权成绩和综合测评连续三年在地学院232人中排名第一,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希尔威矿业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作为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张宏睿同学的优秀事迹已经在2019年2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刊登。2018年他荣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十佳大学生,同时先后获得十佳团支书、北京市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培养兴趣,竞赛历练,追求卓越

张宏睿除了各门基础课程取得优异成绩之外,还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来历练自己。本科期间获全国地质技能大赛地学知识竞赛单项一等奖、野外鉴定单项二等奖、全国“数创杯”挑战赛优秀奖、美国数学建模比赛国际三等奖、数学竞赛二等奖、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金点子”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等各类奖项41次,其中国家级(含国际级)奖项7次。辛勤的付出不仅夯实了他的基础,更锻炼了他的能力,为母校的“双一流”建设、祖国地质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暑假期间多次获得跨国跨地区联合实习的机会,代表学校参加了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多地的联合实习,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增进了与其他高校师生间的友谊。

创新学习,专心科研,不惰寸功

张宏睿身在地质学(基地班),一直对地质学有浓厚的兴趣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参加过两项973课题的研究(胶东、三江),参与国家重点研发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计划,负责或参与过五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级别均为国家级,结项均为一等奖。

大二时,在颜丹平教授指导下进行国家级科技立项“北京西山虎峪断层及其控制下的盆山关系演变过程研究”,在邓军教授指导下进行国家级科技立项“哀牢山南段长安金矿石英、方解石流体包裹体测温”,经过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和不断地实验研究,最终取得良好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了2篇文章,获相应期刊的刊物一等奖(国家级),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大三时在杨立强教授指导下进行国家级科技立项“滇西北羊拉铜矿矽卡岩型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也参加了一种家庭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当中,现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获得或申报了1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矿床、环保等多个方面,间接经济价值已达63万元,其中,设计的“一种高效低能耗选矿洗矿机”在绿色矿山的实践过程中获得巨大成功,被腾讯新闻等媒体广泛报道,并在多次国内外会议中与企业进行洽谈。

回顾张宏睿同学本科阶段科技创新的经历,可以概括为“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八个字,仰望星空是针对较为专业的科学问题他时刻保持着创新性的、发散性的思维,而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就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地完成,这样成功变离他越来越近。

不忘初心,积极向上,恪尽职守

张宏睿作为负责人,带队参加“情系大地 筑梦中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活动等,先后担任中国地质学会年会志愿者、中国国家地质博物馆讲解员、首届中国“互联网+”志愿者等,在志愿服务中他寻找快乐,在忙碌的工作中他不断成长。大二时,他被那些渴望学习的偏远山区的孩子的目光吸引,他和团队成员积极策划,精心准备,为云南山区的孩子讲述未曾听过的地球科学知识,并加入壹基金,每天捐赠一元钱,从大一坚持到现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希望每人多一份爱心汇集成爱的海洋。

为了弘扬李四光老一辈地质学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高尚情操、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同时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及动手实践能力,他加入了“李四光讲师团”公益组织,组织策划了“地球科学进课堂”的公益科普活动,连续举办14期,时间跨度一年以上,惠及北京市各大博物馆、中小学校1200余人,被国土资源报、北京晚报、新闻时报等媒体广泛报道,获得“逸仙杯”中山海外青年公益创新大赛三等奖。无论是周末还是寒暑假,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令他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跨时代楷模”李四光前辈曾说过“我是炎黄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我所学到的知识,我的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人比山高,脚比路长,他愿追随李四光前辈的精神,心怀报国之志,永葆赤子情怀。

光阴荏苒,四年的本科生涯转瞬即逝。张宏睿同学,从当初进校那个青涩,已经逐渐的成熟。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向往的成功,正在向他一步步走来。“地学漫漫路,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