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候选人段加龙事迹
登高望远,探幽入微

——中国海洋大学年度人物候选人段加龙事迹材料

段加龙,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海洋大学2016级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生。他围绕新型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果,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JCR一区论文13篇),作为第二完成人出版专著1部,荣获国家奖学金2次、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青岛市自然科学奖、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等多项奖励荣誉。

一粒科研种子生根发芽

出身农村,求学之路艰辛,方知生活不易。2009年进入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学习之后,段加龙幼时就萌发出的科学家梦想逐渐清晰。在本科学习期间,他偶然参加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科学研究。从实验设计到实验过程,再到实验结论,在为减缓金属腐蚀、提高材料耐久性提供新思路的同时,他获得了满满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自此,一粒科研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促使他不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坚定科研信念。本科期间他思想、学习、实践等各方面都积极进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功获得本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一颗求索之心攻坚克难

科研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路上的荆棘需要用尽全力去排除。2013年进入研究生学习以来,段加龙首次研发了新型无毒无污染的硫化铟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并获得了1.4%的光电转换效率。随后,他接手了二元和多元低铂合金对电极的研发课题,面临攻克“在保持铂元素高活性的同时降低对电极的成本”这一领域内最大的技术难题。通过刻苦钻研和反复实验,2016年他终于将低铂合金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提高至8%以上,同时研制出一类透光率达到90%以上的透明金属硒化物对电极,获得了国际最高的7.01%的背面电池效率。2017年他又开发出一种制备高纯度、大晶粒CsPbBr3钙钛矿薄膜的多步液相旋涂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制备该类电池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该工作发表在国际化学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IF: 12.102)上,并被评为VIP论文以及ESI高被引论文。针对该电池存在的问题,2018年他进一步将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升至国际最高记录10.14%。以上一系列的研究对加速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改善国家能源结构至关重要。坚持科研报国、服务于大众,把基础研究与国家需求、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开发研究与产业化紧密结合,一直是他作为一名科研人的不懈追求。

一路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时间+汗水+创新+合作,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必备法宝。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段加龙勤奋刻苦,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进入实验室并且最后一个离开。除了埋头实验,他还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探讨,曾获2017年第二届物理化学研究生前沿论坛最佳口头报告奖。

经过努力钻研,段加龙在材料设计与合成、光电器件的研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成绩斐然。近3年来,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材料和化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杂志共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JCR一区论文1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受理国家发明专利1项。他作为第二完成人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专著1部(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同时受邀撰写《Counter Electrodes for Dye-Sensitized and Perovskite Solar Cells》(Wiley出版社)第3章(Book Chapter)。

段加龙积极配合团队工作,参与课题组多能集成太阳能电池的研发,相关成果成功入选2016年世界前沿基础交叉科学研究进展,并被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十余个国外媒体以及新华社、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国际日报、亚太日报等国内重要媒体报道。他所在的团队获得2017年中国海洋大学年度人物团队奖、春华奖学金等奖励。

一腔报国热血创新钻研

作为新一代青年学者,段加龙时刻牢记科研报国的奋斗目标,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国家、社会以及时代赋予的使命紧密相连,充分施展才干,为提高国家的科研软实力贡献力量。针对国家对新能源的重大战略需求,他围绕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技术、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以及提高电池的发电效率等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每项实验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他无数次的重复与总结,离不开他无数次的尝试与改进。在科研的道路上,“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是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登高望远,探幽入微。面对未来,段加龙将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奋斗的姿态,勇闯人生和事业的“无人区”,继续开发新型光伏器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