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候选人张利萍事迹
寒门博士志当中非美好前景圆梦人

——浙江师范大学年度人物候选人张利萍事迹材料

张利萍,中共党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教育与社会发展一年级博士生。来自贫困家庭、精通外语的她,放弃了薪水优渥、改善生活的工作机会,毅然选择攻读硕士、博士,并不顾条件艰苦和患病、安全风险,两赴万里之外的非洲,担当起中非文化和教育的使者。

她的工作受到坦桑尼亚总统马古富力、前总理米赞戈·平达,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等中坦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所在孔院被国家汉办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

为什么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交付给中非事业?浙江省学生资助“最美爱心人物”左兵先生等引路人的温暖相助,让她立志要以困助困;在拥有“国内非洲研究重镇”、国家对非事务智库非洲研究院的浙师求学7年,师从“感动非洲的十位中国人”之一、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鸿武,非洲情怀的种子在她心中破土萌发;在非洲,她被无数非洲新青年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言行深深打动……从此,张利萍有了“舍我其谁”的感恩、自信和担当。

当2018年9月3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峰会上对中非青年发出 “青年是中非关系的希望所在”的号召时,正行走在坦桑尼亚大地上的张利萍,决定“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非洲梦的伟大征程”,朝着目标一步步坚定前行。

心怀仁爱,助困回报引路人

自立自强、刻苦勤奋的张利萍,依靠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绿城奖助学金等实现大学七年经济独立。面对社会各界的帮助,张利萍总是心怀感恩,尽己之力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作为校贫困学子社团暖春社的社长,张利萍发现大部分社员踏实却缺乏自信。她通过腾讯公益平台,选择组建并带领暖春社实践团去国家级贫困县安徽阜阳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她连续4年暑期带队前往阜阳;鼓励社员结合专长开设“趣味课堂”;和社员一起家访,一个暑期就走访70余户家庭。2014年,她又和社员赴诸暨市青山小学义教,与社员们轮流坚持每周赴教。看到孩子们的点滴成长,看到社员们重建自信,内心有光,她觉得一切都很值。

张利萍也不忘发挥外语特长,为志愿服务贡献力量。2016年6月,她担任金华市“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项目志愿者,与海外学子同吃同住20天,在燥热的7月、40多度的高温天气下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2016年9月,张利萍作为G20峰会骨干志愿者,以中、英、德三种语言担任德国、英国、塞内加尔、澳大利亚等使团下榻酒店的安保翻译,获“G20峰会优秀志愿者”称号。

情系非洲,力拓教育援非路

本科毕业时,成绩优异的张利萍不愁找到好工作减轻家庭负担,但她最终选择了想一辈子从事的非洲研究。

硕士期间,张利萍参与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剑桥非洲史》,成为参与该项目的唯一一名研究生,累计翻译、校对70余万字;她的硕士毕业论文是《毛泽东著作英译本在坦桑尼亚的传播与接受》;她参与了中非智库论坛,承担金华市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2017年1月,张利萍成为国家汉办公派汉语教师志愿者,赴坦桑尼亚孔子学院任教,并被派到当地农村中学从事4个班级的教学和管理。从小不怕苦的张利萍与学生朝夕相处,辅导2名学生参加“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每天结束辅导已近凌晨,她却乐在其中。最后,其中1名学生获坦桑尼亚赛区二等奖和最佳创意奖。受张利萍影响,这名学生高中毕业后来到江苏大学继续深造。

这一年,张利萍把坦桑尼亚基础教育的各种问题看在眼里,回国后,她报考了博士生,希望继续寻找非洲教育发展的契机。

2018年7月,张利萍第二次来到坦桑尼亚。这一年,她还承担了对当地中小学教育调查研究的任务。她奔走各地,访谈了两百多名政府人员、家长、师生。结合调研和访谈,她正在起草一份代表学校为国家对非战略“八大行动”之“人文交流”助力的研究报告。

同时,张利萍主动承担起孔子学院的宣传工作。仅半年多,她就修改编辑稿件220余篇,撰写新闻稿件30000余字,多篇文章被《新华非洲》《孔子学院》《华侨周报》等媒体转载。让更多人看到了孔子学院在非洲大地上“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努力。

奋斗追梦,共筑命运共同体

反复追问之下,张利萍才肯说非洲工作生活的苦:住所经常停水停电,要跑几百米外打水,天黑回家最害怕不法分子躲在黑暗的角落里伏击自己;正值雨季,登革热、疟疾肆虐,孔院已经有五六名中方老师中过招;她的恩师、浙师大特聘教授江玉娇一心扑在援非工作中,从喀麦隆回国参加第十三届孔子学院大会途中不幸逝世……

但有了“大情怀”的她从不抱怨“大悲苦”。在非洲,她看到了几十年前中国的影子,也看到了非洲新青年的面貌——本土汉语老师抓住一切机会学中文、学中国人艰苦奋斗的品格;工资极低的保安每坚持学汉语,培训结束后每天用汉语问候和请教张利萍;一名社会学生说要挣钱后再报下一期课程,张利萍把习总书记的《摆脱贫困》送给他,他每天都读,并表示一定要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和国家……张利萍认为,就像她自己的发展需要有人帮助引导一样,非洲国家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帮助,让它少走错路,早日走上正轨。现在,张利萍想的最多的是:“教育是发展大计。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我希望通过研究让更多非洲领导者看到并愿意改变教育领域的问题!”

在中非合作快速推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构建的今天,张利萍正扎扎实实做好非洲基础教育研究,踏踏实实做教育援非的励行者,中非文化交流交融的追梦人。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