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候选人温济恺事迹
做好新时代青年故事的叙述者

——厦门大学年度人物候选人温济恺事迹材料

温济恺,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6级本科生。

作为一名中文学子,温济恺给自己的定位是“叙述者”,换而言之,也即“讲故事的人”。他深知,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故事,也召唤着演绎这些事业与梦想的歌者。身处于“最好”和“最关键”的新时代,他时刻谨记并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教诲,以自身修为讲好当代青年故事,不辱使命,不负期望。这是他的自我要求,也是他大学以来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真实写照。

一、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以信仰传承红色故事

温济恺出生于西部一个“根正苗红”的家庭——爷爷曾为共和国三线建设的开拓者,外公则是革命伤残军人。代代相续信念操守令他从小便志存高远,也在他心底留下了永恒的红色鲜亮。进入大学以来,温济恺无时不向党组织积极靠拢。他读原著悟原理,研规制学思想,将党的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六盘山革命老区的访学中,他凭栏远望,追念先烈,思考黄土地的涅槃,在思明区价值观论坛讲述探讨;在 “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什么”第二届福建省高校大学生主题征文和微演讲比赛中,他为校出征,深情呈现青年学子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荣获一等奖;在《人民日报》关于习总书记两院大会讲话精神的采访中,他坚定立言“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不懈奋斗”。他将爱党爱国融入日常生活,在校史馆讲解、读懂中国等活动中发挥模范作用,传承家国情怀,传递时代能量。“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信仰。

二、夯实专业,多元创新,以真知书写人文故事

习总书记曾说,“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一直以来,温济恺都以一名人文学子为荣,更深明这重身份背后责任的重量。他刻苦研习主修汉语言文学,发表作品,成绩名列前茅,获2016-2017年度国家奖学金和厦门大学优秀三好学生等奖励表彰,争做学术上的求真者。与此同时,他深感新时代对人文扎根人民,观照现实的更高要求,辅修法学双学位,参加各级科创竞赛,在国家级大创、挑战杯省赛等活动中发挥专长,力争在不同维度拓展人文视野,加强跨学科素养,让经卷走出书斋,走向时代前方。课业之余,他还运营着文学类自媒体公众号“小温的杂货店”,注重学习成果的输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多管齐下,书写当代“文学士”的新风采篇章。

三、艺术为体,为爱发声,以才情演绎厦大故事

温济恺在语言表演方面能力出色,曾在中科协“共和国的脊梁”工程剧目《哥德巴赫猜想》中生动演绎了厦门大学王亚南校长形象,“不要忘了咱们厦大人的精神,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是他的台词,也是他三年如一绽放在“南方之强”舞台上的动力所在。每一个动作,每一幕闪耀,是他对艺术至善至美的追求,也是他对展现厦大故事发自内心的热爱。作为学校艺术团的成员之一,温济恺沐浴过建南礼堂凌晨的月光,呼吸过重庆六月的骄阳,历草原清风,经贵阳冬雨。《嘉庚颂》、《南强颂》,校内演出不乏他的身影;厦门市集美区端午晚会、深圳市南山区文化节,校外舞台亦有他代表厦大的骄傲。他演绎的厦大抗击莫兰蒂风灾诗作《我是一棵树》获得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一等奖,他创作的厦大主持人心声《那片掌声的海》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音频类一等奖。挥洒才情,为校争光,为党、团的宣传工作做贡献,是他的担当,更是他的向往。

四、步履不辍,知行合一,以实践传播中国故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总书记曾引用此诗劝勉青年。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彰显价值,温济恺如此“知”,更如此“行”。他脚踏黄土,参与宁夏隆德支教,为“山”的孩子们带去“海”的感染与启发;他放眼国际,赴美国加州参加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六校思源计划暑期交流活动,探讨、传播世界舞台中的中国话语。湖北恩施,福建福清,他用脚步丈量基层现实;金砖峰会,厦洽风云,他以实干参与大国力量。凡此种种,汇聚为他胸中独特的中国故事,他将这些传奇不断丰富、传播。2017年福建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2018年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力好项目,个人、团队表彰是对他赤子之心的肯定,也是提醒和动力——脚下沾有多少泥土,胸中才有多广天地。

五、饮水思源,甘于奉献,以服务诠释青春故事

三年的时光里,温济恺的生活中填满了各种志愿活动。他坚持每年献血,将公众号月收入投入公益捐款,踏实肯干参与学生工作。“充吾爱于无疆”,思源回馈是他的动力,奉献服务是他的操守。在他曾担任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团总支书记、厦门大学自强思源计划五期理事长,厦门大学农民之子协会副会长,厦门大学主持人队副队长等职务上,留有数不清的师生好评,“靠谱,无私”是他的标签,也是他青春的鲜亮。

立心正道为始,求真创新为本,才艺专精为翼,勤勉实践为基,大爱奉献为念,这是温济恺作为“叙述者”的“多”,而秉守初心,砥砺奋进则是他讲好新时代青年故事的“一”。“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无数的远方,无数的故事,还期待着他的至善与自强。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