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候选人刘燚事迹
勤学笃志不忘学术初心 “赢”难而上力创一流成果

——四川大学年度人物候选人刘燚事迹材料

刘燚,女,苗族,中共党员,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研究生,师从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戴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岩石动力学与工程。作为主研参与导师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参研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水电工程技术咨询项目等5项课题,主持校级重点项目2项;在工程节理岩体地震动力响应研究方向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建立了国际上首个节理岩体动态损伤本构模型;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28篇,SCI收录论文23篇(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9篇);授权及公开国家发明专利8项,授权软件著作权6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大会报告12次;任本专业权威SCI期刊Rock Mech. Rock Eng.,Int. J. Geomech.、B Geosci.及IEEE Access审稿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奖学金、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特等奖等奖项40余项。

有实力: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的学术之星

凭着对科研的一腔热情,她从本科二年级就作为第一和第二负责人分别主持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校级重点项目和省级重点项目各1项。随后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入选四川大学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研究生。硕博期间,她作为主研全面参与导师主持的国家“973计划”课题(561万)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140万),并参研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研究项目(200万)、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50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50万)和水电工程技术咨询项目等5项课题,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四川大学研究生科创基金重点项目1项。

近三年,学业成绩年级排名第一的她发表了学术论文2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3篇,含第一或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9篇(一作7篇),此9篇论文中4篇刊于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顶尖期刊Int. J. Rock Mech. Min. Sci.及Rock Mech. Rock Eng.。SCI论文受到美国,新加坡,比利时等国内外学者的正面引用155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教授Herbert Einstein评价其工作“考虑循环荷载频率、上限应力及振幅这三大特征参数的节理岩体循环加卸载模型实验结果非常有趣”。此外,她还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含公开),获授权软件著作权6项。

她多次在亚洲岩石力学大会(新加坡)、美国岩石力学大会(旧金山)、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会议论文并作大会报告。受邀担任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顶尖SCI期刊Rock Mech. Rock Eng.、本专业权威SCI期刊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刊Int. J. Geomech.、著名SCI期刊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会刊B. Geosci.等期刊审稿人。

她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9)、国家奖学金(2次)、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特等奖、四川省优秀毕业大学生、四川大学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四川大学“百佳”优秀学生、四川大学优秀毕业生干部、张光斗科技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奖项40余项。

有毅力:锲而不舍,“赢”难而上

她的主要研究是基于导师主持的国家“973计划”课题“地震荷载作用下工程岩体动力特性与破坏机理”。针对我国西南地区大型水电岩石工程地质环境复杂、地震活动强烈、全寿命周期安全面临地震严重威胁的特点,研究“复杂地震地质环境下工程岩体地震动力响应与灾变机理”。如何将随机地震波简化为可用于室内试验加载的循环荷载?如何制备出几何构型特殊且材料配比独特的岩石试样?如何建立能为重大岩石工程地震动力响应与灾变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的本构模型?这些都是她非常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难题,她几乎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科研和学习当中。

为了获得与工程岩体力学特性一致的相似材料配比,曾连续2个月在实验室埋头钻研;为了从细观角度揭示地震荷载作用下岩石材料的非线性动力响应,更是数千次对数值模拟计算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和标定。一路走来,她从未放弃,正是这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科研态度,最终让她迎来了井喷式的科研成果。

她提出了与近场地震动特征相适应的循环荷载加卸载模式,深入研究了循环动荷载作用下工程节理岩体动态变形破坏特征与动力损伤本构模型。在基础研究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国际学术论文,并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创新方法和技术。在节理岩体动力学与本构模型研究方面的系列工作以4篇第一作者SCI论文发表于本专业顶尖期刊,提出了国际上首个节理岩体循环加卸载疲劳损伤本构模型,是课题组取得的国际领先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在四川大学主页上对此成果进行了专题新闻报道,相关研究成果入选了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五年评估期(2013-2017)代表性理论成果。

她所建立的本构模型作为导师牵头的科研成果《水电工程岩体多尺度动态响应机理与变形协同控制技术》的重要部分,该科研成果得到了张超然、郑守仁等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鉴定委员会的高度评价“解决了工程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具有广泛推广应用前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大岗山、白鹤滩水电站等国家重大水电工程,成果获201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有梦想:展现青年学子风采,助力国家建设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在新时代发展的浪潮之中,青年学生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展现青春风采,助力国家建设。

一路走来,刘燚勤学笃行研践相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青春和梦想不断抒写当代青年学子勇做科研排头兵的炫彩华章。如今,她的梦想是聚焦“重大岩石工程抗震性能与工程安全”这一国家战略和生命线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营、防灾减灾方面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难题,针对我国西南地区重大岩石工程面临的复杂地震地质环境,以岩石工程地震动力响应与灾变机理为研究主线,为建立重大岩石工程全寿命服役期抗震性能设计理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肩负起属于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时代责任!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