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候选人吴季蕾事迹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一颗新时代青年的“最美公益心”

吴季蕾,女,中共党员,中国美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免试攻读中国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她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弘扬者,以设计之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扬民族文化之帆赴海外传播与推广;她是民族文化公益项目的联合发起人,积极投身设计扶贫项目,深入乡村“扶志”与“扶智”,赋能乡村经济;她是出色的新时代共产党员,在抗击新冠疫情阻击战中,主动担当,彰显了一名青年党员的鲜红底色。

费孝通先生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吴季蕾在传承民族之美、传播文化之美、弘扬公益之美的过程中创造与时代相契之美,唤醒大众所共通的对于美的追求,共享美好文化。

民族文化的弘扬者

2017年暑假,吴季蕾赴河北易县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易水砚调研,有幸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邹洪利先生。调研、访谈、拍摄、亲手制作……这一次偶然的机遇,如星火燎原,让吴季蕾切身而真实地感受到民族文化无穷的潜力与亟待保护的严峻形势。她深感,自己有责任亦有义务让这些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重新焕发活力。

返校后,吴季蕾马上与身边伙伴一起,融合艺术设计学、教育学专业背景,进一步探索民族文化传统技艺活化的路径和模式。12个省级行政区,31个地点的调研,20余万字的文字梳理,50多GB的图文材料积累,3个系列的活化设计及与教具一一对应的教育课程开发……面对学生公益团队的到来,有传承人激动地对吴季蕾同学说:“你们这些大学生能来,我真的很高兴,这代表我们的东西是有希望的。”亦有传承人向她吐露心声,说自己在很小的年纪便跟着家里人学手艺。“手艺是过得去,但是我读不了书也写不了字。如果我想把我的东西传承下去,教给更多的人,就不行了。如果你们能让我口述给你们听,让你们做记录,或者用其他方式,只要能把我的手艺传承下去我都很感动。”

吴季蕾及其团队运用现代设计,突破传统民族技艺较高的在地性要求,降低大众参与民族文化技艺体验的门槛,设计出注重提升趣味性与教育价值的教具文创,为民族文化融入当下生活再续活力,给予大众具有东方特色的美学体验,相关产品参加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义乌国际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等多地的展示活动。同时,吴季蕾将学术研究与弘扬民族文化相结合,探析基于“社会企业”概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的管理模式,发表项目相关研究成果于《浙江工艺美术》,获“中国大学生公益行动-金牌实习生”、“中国美术学院2019年度人物(学生)”、“摄氏创想度‘十度创想人’”等多项荣誉。

公益服务的践行者

从带队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参加“苗乡·侗寨·民族使命——全球视野可持续发展青年领袖训练营”到支持海南中学的学生参加“星耀黎明 满天星海南黎族非遗社会创新冬令营”,探访少数民族文化地区、拜访传统手工艺人的美育实践让吴季蕾意识到:“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吴季蕾与团队成员所组成的“满天星民族文化传播公益组织”,通过“美育”的形式,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偏远或较封闭地区结合本民族文化,通过与民族价值观体系相适应且富有趣味性的文化认识,实现精神生活熏陶,提升当地人们的文化自信;使用经合理设计的教具文创实现教育感化,提升民众的知识技能;以组织研学营、设计文创产品等方式赋能传统手艺;同时结合融媒体宣传及影响记录等形式,传承、活化、推广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做到“忠实的记录,有趣的传播”。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中,吴季蕾同学共参与筹备50余场民族文化主题活动,落地国内北京、上海、浙江、贵州、香港等多地及英、美等国家,累计获得包括第四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一等奖、第五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省级以上荣誉10余项赛事奖项,相关事迹获得《中国青年报》、《雅昌艺术》、《欧洲时报》、《焦点访谈》、浙江卫视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灿烂而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历史智慧之结晶、是文化自信之源泉,对吴季蕾而言,还是照亮她前行在公益服务之路上的闪耀星光。

吴季蕾及其团队成员发现部分技艺虽然面临着传承困境,但并不意味着文化本身已然衰微——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发挥“人”的作用,通过“扶志”与“扶智”让传统民族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相融会。为此,吴季蕾同学所在的满天星民族文化传播公益组织联合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生支教公益团体“微光支教”,开发了面向彝族地区儿童的自信心课程,筛选并培训了一批拥有教育热情和成熟教学技能的志愿者教师,奔赴彝族地区开展教学。此外,与牛津中国学联携手发起“暖心手套温暖上学路”的项目,为民族文化调研地青海的海东市互助县四所小学众筹千余双手套,获得了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和青海彩虹公益的支持。

青年党员的好榜样

持续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自然而然地让吴季蕾形成了一颗“公益心”。新冠肺炎爆发之初,中国美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团队第一时间组建“CAA武汉加油支援组”为疫情重灾区募资捐物。作为“武汉加油支援组-管理组”成员之一的吴季蕾更是积极主动与全英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会等海外学联组织取得联系,地跨不同时区,她不知疲倦地通宵整理信息,努力落实资源对接,然而疫情事发之突然使口罩成为“稀缺物品”。

在一遍遍翻查着自己数千人的通讯录,海底捞针般寻求防疫物资资源,终于找到了采买防疫物资的一线曙光时,供货方却要求支付后交货。没有丝毫犹豫,吴季蕾毅然拿出自己获得的奖学金采买千余个口罩,并以最快的速度将防疫物资捐赠予学校。而这笔奖学金本应是吴季蕾打算用于毕业创作的资金,但她说“我应该拿出来、肯定会拿出来也必须拿出来,因为这笔奖学金名为‘夏朋’奖学金,夏朋作为我校伟大的烈士先例,我深受夏朋巾帼英烈爱国精神的影响:奉献自我、热爱祖国、报效社会。因为我是一名中国美术学院的学子,更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是我的职责、是我的使命,也是印刻在我血液中的符号”。

“世界会变得更好,得益于每个人的付出”。中国能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交出优秀的答卷,正是因为在共同抗疫的过程中,有一位又一位的“小我”,能够为“大我”尽己之力——这是新时代青年,内心的使命感与担当力的外显,也将是最有意义的奖学金使用方式之一。

吴季蕾,这位成长于“美院”,拥有“美心”,推广“美育”,相信“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投身公益能让人越努力,越幸运”的女孩,在用实践让情怀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从未负学生的本职——本科期间成绩稳居榜首,获国家级、省级、校级荣誉累计40余项荣誉。

她不仅是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青马学院”骨干班成员,而且担任校学生会执行主席、系学生党支部书记、班级团支部书记等职务。她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心灵之美”为新时代青年充分践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提供了积极的示范。

相关链接:

《中国青年报》-《吴季蕾:“不完美”的非遗文化公益道路》https://shareapp.cyol.com/cmsfile/News/202004/14/share366473.html?t=1587007958&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欧洲时报》-《Shine the Starry Night: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Endeavor to Preserve Intangible Ethnic Cultural Heritage》(外网)

http://www.oushinet.com/foreign/british/news/20181030/304527.html

《焦点访谈》-《20190319 学雷锋:做出新特色》

http://app.cctv.com/special/cbox/detail/index.html?guid=7229b992308f46c28634fcfe45689612&vsid=C10326&from=timeline

《浙江卫视》-《国际青年艺术周·探营:今晚开幕3000余名艺术家打造杭城文艺盛会》http://newsapp.cztv.com/clt/publish/clt/pzx/share/video/index.jsp?c=5889357&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1997-202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